近日,在北岸经开区忠门镇安柄村,一场土地流转租金发放仪式如期举行,为658户村民发放了共计29万余元的租金。发放仪式上,在经过信息核对、登记、签字、按手印等一系列财务程序后,村民们顺利领到了土地流转租金。
此次租金的顺利发放,是市纪委监委贯彻落实中央纪委、省纪委部署,推进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今年以来,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,靶向瞄准群众急难愁盼诉求,采取“室组地巡”联动监督模式,压紧压实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乡镇、村属地责任,通过紧盯重点全面排查、聚焦问题精准施治、严查案件强化震慑等举措,在强化村集体“三资”规范管理上再发力,切实守好村集体经济“家底”。
为夯实精准监督基础,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,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能职责定位,与驻在部门同向发力、同题共答,以实实在在的监督举措推动“三资”管理提质增效。
“可能因为时间跨度较大、情况较为复杂,集体资金管理和公开不到位。”在前期实地督导的过程中,群众时有怨言。
为此,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,共同研究解决日常监督、专项监督、驻点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或难点问题。同时,压实驻在部门主体责任,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,通过联合督导、交叉互查、发动群众参与等方式,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。
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下基层对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行现场督导。
集体收支要“晒”在阳光下,摸清“家底”是关键。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中发现,集体资金收支不规范、“账外账”“小金库”等问题较为突出。
为解决线下公开不全面、不及时问题,在静态公开村级财务支出、资产资源情况的基础上,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探索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,依托“全市一张图”大数据平台,实现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公开透明化、载体多样化。
在此基础上,市纪委监委以荔城区为试点,打造集体“三资”全流程监管系统,将村级项目全流程审核运行情况同步推送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、“村知书”微信小程序,动态公开晾晒权力运行的全过程,实现全流程审核到哪里,村级事项就公示公开到哪里。
“感谢村委会,我们坐等领钱,非常高兴,也很满意。”发放仪式现场,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。土地流转让群众尝到了“甜头”,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。